礦床開采過程中,工業礦石內混入圍巖、廢石、非工業礦石等致使礦石品位降低的現象成為礦石貧化。礦石貧化不僅是評價采礦工藝的重要技術指標,也是影響礦山效益的重要經濟指標。因此控制和降低礦石貧化是礦山企業生產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。
根據當前鐵礦市場行情,為進一步提升資源綜合回收利用水平,加強礦石的貧化管理,提高供礦質量和公司經濟效益,井下包保小組對井下礦石貧化的界定、確認要嚴格把關,盡職盡責。特別是采場因廢石垮落造成礦石壓覆,礦廢無法分離時,會第一時間去現場核實并當場叫停,與生產技術管理人員溝通后再做安排。特別是針對人為故意貧化、廢石直接倒礦行為,包保小組發現后必須給予嚴厲處罰。這種行為不僅會拉低高品位礦石,而且還對選礦比、選礦費用、精礦產量和銷售收入造成影響。
除了上述現場貧化管理外,生產過程中由于地質資料不準,采礦方法不當也會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貧化。地質資料石采礦設計的主要依據,其準確性直接影響采礦設計的科學性、合理性。采礦設計又是生產施工的依據,因此地質資料的不準確不僅增加采礦費用,而且往往不可避免地造成貧化。因此,在任何時候都必須重視礦山地質工作。地質工作人員應加強理論學習,推廣應用新技術,新方法,加強科學研究工作,以提高對地質現象的認知能力,提高地質資料的全面性、可靠性。
綜上所述,礦石貧化對礦山經濟效益具有重大影響,控制和降低礦石貧化是提高礦山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之一。針對礦山生產實際,必須加強地質、采礦技術工作,加強現場管理,以提高管理手段的有效性,切切實實把礦石貧化降下來,使礦山經濟效益上一個新臺階。